UML
序列图
什么是序列图?
序列图将组织内的人和非人系统当作一个个对象,通过对象之间协作,达到业务用例的实现。序列图即是描述这些对象协作的流程图。
为什么要画序列图?
理清现状、找出值得改进的点
改进的点
1,用信息流替代物流;(用供应链的话语说,即是用信息换库存)
2,优化信息流流转;(将低效的流转方式改成高效的流转方式)
3,用信息流封装原先存储于人脑中的处理逻辑(用机器实现自动化,但有没有会失去灵活性的可能?让情况不在机器设定的逻辑范围之内的时候,再考虑引入人工处理,这样人工就可以集中精力于异常情况)
阿布思考法:假设拥有无限的资源,得到一个完美的方案;用手头现有的资源去山寨这个完美方案。
随记
业务建模:从组织的角度来定位系统应该提供的价值。
怎么选定组织:愿景波及的,需要改进的组织。越具体越好,范围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清晰的分析。
业务执行者、业务工人、业务实体(什么是业务执行者、业务工人、业务实体?)
业务用例:业务执行者希望通过与组织交互达到的,组织能够提供的价值。
识别业务用例的2条路线:
1,(主要)业务执行者对组织的期望和组织的承诺;
2,(补漏)通过观察组织的内部活动,一直追问为什么这么做,最终推导到组织外部的执行者。(感觉如果做企业间协同的话,是否组织的范围就变得很大了?)
业务流程是业务用例的实现。
在序列图中,焦点是对象之间的责任分配,而不是数据流。谁找谁,谁有责任完成什么事情。
愿景
什么是愿景?
在老大看来,引进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什么?
谁是老大?
一个系统会有很多涉众,老大是其中最有发言权的那个,即权衡各种需求时,他的意见是最重要的。
ccw注:如果老大是组织的负责人,他一般会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。这样有利有弊,利是管理者的目标容易被重视和满足,弊是执行者的利益有时会被忽略,要特别注意权衡并尽量同时满足两边的目标,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的易用性。
具体的组织人群是谁?
使用人群定位越清晰越好。泛泛的定位,容易让产品在众多需求中迷失,导致产品无法在关键点上做到极致。
可度量的目标
列出系统的目标,这些目标是否实现需要是可以度量的,这样就要求目标必须非常具体和清晰,不能泛泛。
用例图
什么是用例图?
答:业务用例–业务执行者希望通过与组织交互达到的,组织能够提供的价值。
为什么要使用用例图?
理清楚外部执行者对组织的期望和组织能够提供的价值。区分开来组织的用例和系统的用例之间的区别。更好的思考系统如何更好的满足组织本身要提供的价值。(系统的用例和组织的用例区别在哪里?)
画用例图要注意哪些事项?
识别业务用例的2条路线:1,(主要)业务执行者对组织的期望和组织的承诺;2,(补漏)通过观察组织的内部活动,一直追问为什么这么做,最终推导到组织外部的执行者。
流程图:描述产品功能的处理过程(功能的执行顺序、分支和循环的逻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