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目了然
- 一、显性设计的定义
- 好的设计源于对产品目标的理解:做什么、不做什么、先做什么;
- Web分为三层:人、界面、数据;
- 显性设计的目标:迅速理解、快速完成、避免打断、然后离开;
- 用户的期待:敏捷、有效、自由、被尊重;
- 只提供用户所需的功能(够用就好);
- 出错易于恢复;
- 二、首先搞清楚为什么开发软件,再确定软件应该构建什么内容
- 了解你的动机;
- 做出正确的决定:检查用户体验(认知走查的方式进行严格盘点;用户体验评估;竞品分析)、确定公司愿景、计划新的设计、实现、测试、迭代;拥有愿景;
- 三、忽略用户,了解情境
-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(观察、情境融入);
- 理解用户如何思考事情(说的跟做的可能不同);
- 理解用户在实际中如何做事情(只会用到20%的功能、只会用一种操作模式并且坚持、养成自己对软件工作原理的理解);
- 找到真相(现场调查);
- 撰写用例(我更喜欢以原型为主,用例说明为辅,毕竟文字非常抽象);(我突然明白此处作者所说的用例,可能是指情景故事,或许也可以采用故事板)
- 四、够用就好
- 功能越多,挫折越大;
- 做移动版本;
- 去掉一般性功能;
- 3个问题:完成此功能支持的任务还有其他方式没?该功能可以直接有助于任务的完成吗?对于软件所支持的活动来说,这个功能很重要吗?(只要有一个否,去掉该功能);(闭上眼睛思考:我的软件主要是用来支持什么情境的?记得不忘初心);
- 60秒期限:开发周期缩短一半,用60秒决定哪些保留哪些舍弃(列出功能清单,60秒内砍掉不重要的功能,然后把它们放到保险柜里);
- 少即是多(二八定律);将功能减少到如果再少一项,软件就无法正常完成任务了;
- 五、支持用户的心智模型
- 为用户心智模型而设计;(例如拟物的隐喻)
- 摒弃开发的实现模型;
- 原型设计与测试;(方法:缺失浏览器测试-用来检验网站架构、5秒钟测试-用来检验第一印象、访谈测试-深入了解、吃狗食-用来发现问题);
- 六、让菜鸟即刻上路
- 快速上路的演示;
- 指导性暗示;
- 用户期待每一次动作后的反馈;
- 选择合适的默认值;(如果可以的话,在应用中进行设置更加直观,用户可以看到设置所带来的变化);
- 帮助文本适用于专家用户;
- 七、说服用户
- 解决有意义的问题;(意思有些问题是没有意义的,注意发现这些问题,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花时间精力去解决,或者不是由我们来解决)
- 具有一句简短话语的解释性;
- 用户的心理:互惠原则、承诺与一致性、社会认同、权威性认同、偏好、稀缺性(这六点是影响力一书的要义);
- 八、巧妙应对出错
- 利用Poka-yoke防止和修复错误;(预防型和检查型)
- 优化出错提示;(内联验证、给出解决办法、让用户感到聪明)
- 摒弃模式化;(例如用“撤销”来替代删除确认)
- 设计宽容的软件;(例如不要让用户丢失录入的数据)
- 九、一致性设计
- 50毫秒即可形成第一印象、500毫秒即可看清大致内容,所以看脸很重要;(包括一致性、视觉层次、比例、对齐、排版、空间记忆)
- 理解设计模式、阅读设计模式库(保证在多个页面或者多个软件之间持续一致的用户体验);
- 平衡无规则性(一般为了使某件东西显得突出,包括使用颜色、尺寸);
- 十、精简与优化
- 消除混乱(包括不断精简、留白、清理任务流程);
- 5S法,包括分类(决定保留、储备或舍弃)、理顺(排序)、擦亮(保持清爽)、标准化(保持一致性)、持续;
- 十一、改良比创新重要
- 持续改进提升用户体验,即使它是很小的问题;
- 让软件友好一些,像与朋友在交流一样;
- 向好的样例看齐;
- 分清主次,尝试去掉次要功能;
一目了然
https://ccw1078.github.io/2015/08/02/一目了然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