销售圣经
- 第一个要素“销售”
- 推销员的四种类型:
- 零售类推销员:这种类型比较适合使用乔吉拉德的方法,他的方法非常适合于这种类型的销售;
- 批发类推销员
- 产品推广类推销员
- 特种产品推销员:服务类产品,例如物流运输;
- 推销员的四种类型:
- 第二个要素“人”
- 你代表着你的老板和公司,但更重要的是,你代表着你自己,你的个人价值和你的尊严;
- 第三个要素“术”
- 熟悉和实践销售知识,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;
- 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通过我们的介绍,让产品在客户的脑海中留下清晰和鲜明的印象,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;
- 了解向别人传递自己的想法的知识,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;
- 提高销售能力的三个阶段:
- 了解自己所在行业和产品的各种知识;
- 学习如何有效的向客户传递我们关于产品的想法;
- 以正确的方法去实践以上学习到的两点知识;
- 说服目标客户之前,尽量全面了解客户的各种信息;
- 我们出售的不是商品,而是关于商品的想法(所以首先要确保自己关于商品的想法是正确和完善的)
- 客户的想法会在纯粹想象和虚拟感觉的刺激下不断得到强化,所以推销员要充分激发客户的各种感觉,包括视觉、听学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等,另外还有重量感、平衡感;
- 传达想法的三个途径:语言、语气、动作(重要性从低到高);
- 要想成功的销售,就需要将客户的否定或中立态度,变成赞同或肯定的态度;
- 人的本性会导致人倾向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,所以动作传达的信息,优先级高于语言传达的信息;因此,要学会如何有传达信息的过程中,有效的利用动作来辅助自己;(由于动作是由潜意识控制的,所以动作上面也很难撒谎,即使可以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,所以电影中的长镜头表演其一般难度是很大的)
- 准备阶段一:准备
- 三个要点:
- 对自己产品的信息了若指掌;
- 让自己切合客户的需要;
-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;
- 站在客户的立场来思考问题
- 哪些信息对我有用;
- 产品如何才能更好的为我服务;
- 推销员的真正目标是:切切实实为客户服务;
- 除了全面了解产品的信息外,还需要将其分门别类,归纳整理,条理清晰;
- 常被忽略的一些知识点:
- 产品的历史;
- 产品的生产者;
- 竞争对手的产品;
- 推销员应该具备的外部特征:
- 恰当的举止;
- 良好的容貌;
- 得体的服饰;
- 正确使用双手;
- 归纳整理知识的7种方法
- 红线串珠
- 物以类聚:客户、知识、管理、收入;
- 抓住一点,兼及其余
- 投其所好
- 比长较短;
- 寻找差异;
- 名人名言;
- 三个要点:
- 准备阶段二:调查研究
- 除了解产品外,还需要了解所在区域情况和目标客户的情况;
- 有效利用所有机会进行调研,尤其是有系统有针对性的调研(漫无目的的调研不会有任何结果);
- 调研时,应该关注的是客户的实际需要,不是在争取订单,而是在寻找为客户服务的机会;同时也要评估一下自己满足需要的能力,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和改善;
- 寻找目标客户时,遵循一个标准:即产品能够满足其实际需要;
- 调研时,应该同时关注最终消费者的利益;
- 调研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,值得投入足够的时间;
- 调研的顺利进行,以亲和力为基础,使得身边的人乐于回答你的问题;
- 学会倾听,从倾听中获取知识;
- 真诚的向对方说出自己希望得到的信息;不要让对方觉得你有什么东西藏着或隐瞒着;
- 理解别人并和别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;
- 准备阶段三:接近客户和拜访客户的计划
- 提前研究拜访客户的正确方法
- 拜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计划,以便现场出现各种情况时可以从容应对;
- 接近客户的兴趣,揣摩客户的心思;
- 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审视自己,提前想象一下自己给客户的第一印象是什么?(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好的开端);
- 思考:在拜访客户时,如何才能将自己服务至上的宗旨传达给客户?
- 多方面的准备,包括客户的不同性格类型、各种可能存在的突发状况;
- 训练自己的感觉,洞察别人的心理活动;
- 推荐信:除非充分确认推荐人的意愿,否则不要勉强请求当事人出具;
- 介绍信:一封以公司高层名义出具的谦恭措词的介绍信;
- 针对各种可能拒绝的场景,提前想好应对之策;
- 如果让客户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一见的推销员?让客户认识到自己是来提供真正的服务的,而不是来赚他们钱的;所以推销员需要真真切切的了解到客户的需求,甚至是客户自己未发现的需求;
- 业界动态: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;关于产品的介绍,克制的另外约谈;
- 在见到客户的下属时,应表现出对其职责的理解和权威的认同,但不谄媚,而是平等尊敬的姿态;
- 介绍阶段一:评估客户
- 在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,一直都需要准确的知道自己的介绍在客户那边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;感知客户的语言、语气和动作;注意辨别哪些是客户假装出来的,哪些是客户真实的想法;
- 重要的是了解到客户通常的思维习惯,而客户当时某个具体的想法则不是特别重要;
- 不确定自己对错的时候,停下来,先仔细观察和倾听;
- 观察客户的环境、客户的同事,以及客户本人;
- 应该首先收集瞬息之间感知到的信息,而不急于对其做出判断;了解足够多的细节后,再对其做出诠释;
- 训练大脑的三个要点:
- 瞬间感知大量外在信息的能力;
- 将外在信息与心理活动相联系的能力;
- 将发现的客户特征运用到销售流程中的能力;
- 性格特征:快与慢,动与静,理智与情感,内向与外向,短期与长期,从容与焦虑,自我与社会;
- 客户的购买动机
- 商业:个人利益、公司利益、影响力、节省时间;
- 经济:赚钱、省钱、喜欢消费;
- 生理:舒服、方便、生理欲望满足;
- 心理:审美、情感、服务他人;
- 介绍阶段二:获得关注并激起兴趣
- 吸引客户注意的三阶段:
- 推销员本身:穿着打扮及随身物品;
- 推销的商品;
- 商品的价值;
- 吸引注意力的五种办法:
- 让客户感觉非常突然;(出乎意料的开场白)
- 频率非常剧烈;
- 方式十分新颖;(使用非语言类的道具)
- 节奏富于变化;
- 印象上没有规则;(这一点是啥意思?)
- 人有多种感受器官,针对这些器官,设计不同的介绍方案;
- 客户的注意力倾向性:
- 运动
- 图片
- 声音
- 平衡与和谐;
- 通过一些建议或暗示,使客户认识到,如果他们拥有了某件商品,即可以获得个人的利益或者个人的满足;
- 吸引客户注意的三阶段:
- 说服阶段一:劝导客户并引起客户的购买欲望
- 能够支配一个人的欲望是感情,而不是思想;故以理服人,不如以情动人;
- 一个人有购买欲望说明他有某种需要,他需要某种东西并且内心里渴望得到这种东西;他认识到自己缺乏某种东西,他希望对这种缺乏加予弥补;
- 情感需求,马斯洛的需求模型,包括:安全感,情感(人与人的相互关系),自我尊重(对自我的评价)和社会尊重,自我实现(创造力、道德感、自觉性、公正);
- 先陈述一种情感上的客观事实,而不提到产品与它们的关系,这样客户无法反驳,也会不容易产生怀疑;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客户意识到他所面临的问题或所缺乏的东西;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缺乏什么的时候,才能产生关于弥补缺乏的需要,从而产生购买欲望;当出现购买欲望的时候,再引导客户想象其拥有了产品后,所带来的不一样的场景画面;此时应考虑通过语言、语气和动作来强化这种想象;
- 销售人员要让客户感到自己是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;
- 说服阶段二:应对客户的异议
- 有些异议是借口,此时应忽视它;有些是真正的异议,此时要认真对待;
- 影响客户购买的三种障碍:
- 没有钱;
- 客户对产品不了解;
- 客户对如何使用产品或转售产品有困难;
- 当客户被激发了购买欲望以后,内心里面可能还有一个理智的声音在反对这个欲望,不管它是来自保守也好,恐惧消极也好,此时客户充满了矛盾的心理,我们要如何站在欲望的一边?一种做法是我们或许应该致力于消除反方的力量,即降低反方的影响力;
- 情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动机,但情感并不是理智的;当理智与情感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,我们总是想调和理智的看法,来说服自己听从情感;那么,我们如何帮忙客户实现这一个过程呢?我们或许应该协助他们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,如短期转长期,微观转宏观,个人转集体等等;
- 客户产生异议的6种原因:
- 存在疑虑或担心(如何消除:先试用);
- 与自己的购买习惯不一致(换个角度看问题:证明价值);
- 对某些特点不满意(如何证明);
- 对一般条件不满意(如何解释);
- 对销售人员看法不好(如何显示自身的真诚:从语气和动作入手);
- 其他客户个人的原因;
- 判断客户异议的时候,同样也要关注他们的动作、语气、语调和语言,因为这些信息会透露出客户内心的想法;
- 消除客户异议的3种方法:
- 断然的否定:不过要以柔和却坚定的方式来否认客户陈述的情况(不过最好配合一个台阶给客户下,比如看错或者信息发布错等);
- 先认可,再提出自己的观点;
- 对客户的异议转变成理由;
- 从客户的角度来审视每一个异议,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不同的应对方法;最重要的是向客户证明,他们提出的异议,并不是他们购买商品不可逾越的障碍;
- 如果客户在流程中提出了一个异议,有一个处理办法是:好问题,我马上将讲到这里。然后继续自己原来的流程,之后再回到客户提出的异议的问题上面;
- 成交阶段一:促使客户做出决定并签署订单
- 此阶段应做一件与前面相反的事情,即帮客户做好权衡对比的工作,即列出决定购买的结果,和决定不购买的后果;
- 在对赞成和反对的意见进行权衡的时候,有意的从数量、重量、色彩上面来做出区分,以便它们在天平上面的重量显得不同(这一切要建立在商品切实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);
销售圣经
https://ccw1078.github.io/2016/04/25/销售圣经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