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力

  1. 影响力武器
    1. 人类与动物一样,存在一些自动反应的模式,例如:在要别人帮忙的时候,要是能给一个理由,成功的概率会更大;价格贵=东西好;
    2. 文明的进步,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(降低获取信息和决策的成本,让注意力专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);但是,这也给一些人留下了可供利用的漏洞;
  2. 互惠
    1. 起作用的原因:违背互惠原理,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,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;
    2. 另一种方法,互惠式让步:拒绝,后撤;
  3. 承诺与一致
    1. 接受琐碎请求时一旦同意了,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;
    2. 承诺与自我形象挂钩,需要具备以下条件:它得是当事人积极地、公开地、经过一番努力后自由选择的;
    3. 一方面,人们内心里有压力要把自我形象调整得与行为一致;另一方面,外部还存在着一种更为崇高的压力,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在来调整形象;
    4. 有些承诺能够带来内心的变化,这种承诺一旦做出,便与环境不挂钩了,它能涵盖所有的环境,变化能够发挥持久的作用;一般来说,人们内心的信仰系统有保持一致的倾向;
    5. 个人承诺能建立起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,能为最初的承诺找到新的理由;
  4. 社会认同
    1. 社会认同原理:在判断何为正确时,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;
    2. 案例:向儿童证明一个事情的安全性,可以通过展示其同龄人做该件事情的视频;
    3. 一般来说,在我们自己不确定,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,意外性太大的时候,我们最有可能是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;
    4. 多元无知效应;一般而言,在需要紧急求助的时候,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,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,搞清楚自己的责任;
    5. 我们在观察类似的人的行为时,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(我们倾向于模仿相似的人,而不是跟我们不同的人);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,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;
  5. 喜好
    1. 我们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;
    2. 外表魅力,相似性,恭维,接触与合作,条件反射与关联;
    3. 根据有关联原理,倘若我们能用一些哪怕是非常表面的方式(比如我们的居住地)让自己跟成功联系起来,我们的公共形象也会显得光辉起来;
    4. 我们展示积极的联系,隐藏消极的联系,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,更值得喜欢;
    5. 每当我们的公众形象受损,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,宣扬自己跟其他成功者的关系,借此恢复自身形象;同时,我们还会小心避免自己与失败之间的关系;
    6. 在我们以个人成就为傲的时候,我们不会沾别人的光;只有当我们在公在私的形象都很胝的时候,我们才会想借助他人成功来恢复自我形象;
  6. 权威
    1. 我们天生有盲从权威的倾向,一部分是因为权威带来压力,而顺从可以减少这种压力;其次是权威可以有效减少我们思考的成本,让我们免于思考和承担责任;
    2. 影响我们对权威的判断包括:头衔,衣着,身份标志;
  7. 稀缺
    1. 机会越少见,价值就越高;
    2.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,相对得到某种东西的渴望,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;
    3. 作用原理:
      1. 一件东西越是不容易得到,一般越有价值;
      2. 一件东西越是不容易得到,我们越失去选择的自由;我们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,这是一种逆反心理,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;
    4. 每当有一件东西比以前更加难以获得了,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到了限制,我们越发的想要拥有它;
    5. 参与竞争稀缺性资源,会带来强大的刺激性,让人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;
    6. 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,几乎是身体的一种条件反射;

影响力
https://ccw1078.github.io/2017/07/15/影响力/
作者
ccw
发布于
2017年7月15日
许可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