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革命
- 平台简介
- 平台是促进消费者和生产者进行价值互动的结构,它的角色是构建一个有着活跃核心互动的双边市场;
- 如果一个行业中,信息是这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那么平台在其中就可以扮演重大的价值,因为平台能够以更低的边际成本,更规模化的信息处理,来实现信息的精准匹配;
- 在传统的管道方式中,每个环节都存在一些同类企业,他们通过自身的资源和人工,对接上下游,在行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,这种管道模式,也注定了信息是割裂分散的,因为每家企业的信息相对是孤立的,缺少整合。而在平台模式中,这些信息得到了整合的可能,从而有可能创造出管道模式所无法创建的价值;从某种程度来说,平台也会降低准入者的门槛,使得供应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样,例如 airbnb 和优步即是例子
- 网络效应
- 一个平台用的人数越多,它越能体现出价值,微信和支付宝等社交和支付工具,即是例子,呈现出需求规模经济的特征;
- 低价,品牌营销,都有可能对平台的发展起到作用,但最关键的一点在于,平台要立足于双边网络效应;
- 双边网络效应的良性循环,需要双边角色成比例的增长,如果增长不成比例,部分角色会受到损失,导致良性循环中断(例如相亲网站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);
- 消极的网络效应会进入恶性循环,因此,对平台的内容进行有效管理,提高双方的匹配效率,是平台的立身之本;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由于无效内容过多,用户筛选搜索成本过高,匹配效应低下,平台会进入恶性循环,最终失败;
- 平台运营的关注点,在于如何管理其上面的产品或内容,对其分级,与消费方进行高效的匹配;
- 设计原则
- 前提:无论虚拟或者现实,每个交换活动的背后,涉及交换三种东西:信息,商品(服务),货币(如果能够内化货币交易,则可以从货币交换中分成;如果不能,则通过认为活跃度有价值的第三方获取收入)
- 核心交互是平台的基础,参与者+价值单元+过滤器 = 核心交互;平台的整个目标,即是让核心交互成为可能;
- 三个关键功能:
- 吸引:一是获取新用户,一是保持老用户的粘性(两种方法:单用户反馈回路,例如更好的推荐算法;多用户反馈回路,让其他用户给予反馈,例如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)
- 促进:通过机制设定,来引导用户更加高频的使用;
- 匹配:过滤器越精准,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的回报就越高;
- 非核心交互的实现方法:
- 改变现有用户交换的价值单元;
- 加入新的生产性和消费性用户群体;
- 允许用户交换新类型的价值单元,例如打车到拼车;
- 鼓励现有用户去吸引新的用户;
- 端到端原则:
- 保持简单和直接
- 一小部分用户使用的高级功能,应该放到平台的边缘或者外层应用;
- 模块化
- 初期可以使用整体式的方法,来快速完成一个简单的目标;
- 后期应该用更加模块化的方法,来开发整个系统,这样有利于管理系统的复杂度,并使得各个部分的进行能够相互独立,不相互干扰;
- 对传统的改变
- 平台其实存在已久,例如传统的集市,即是一种古老的平台;现代平台与传统平台的区别,在于现代平台使用了数字技术,使得平台的覆盖范围、速度、便捷性,呈几何倍数的增长;原因有二:一是生产和销售方面获得巨大的边际经济效益;二是网络效应提升了平台迅速扩大规模的能力;
- 平台在价值创造、价值消费和质量控制3个环节的影响
- 降低价值创建的门槛,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,从而创建了新的供应源,例如 Airbnb,Uber,Wiki
- 促进新型消费行为的产生,重构消费行为,例如网上购物、共享汽车等;
- 通过社区驱动的内容管理机制,重构了质量管控的方式,例如知乎、Stack Overflow,Youtube等;
- 平台带来的3个结构性影响
- 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:例如 Uber 和 Airbnb 的共享模式;
- 中介重构:将以前低效的中介代理人,替换为更为高效的自动化工具;
- 市场集合:将以前分散的个体和组织,集中在一个地方,提高了信息的流通效率,降低了市场撮合的门槛和成本;
- 平台上线的8种方式
- 平台营销的核心:寻求病毒式增长的设计;
- 通过利益刺激的拉式方法,来创造病毒式传播,这在当前的很多平台上已经得到运用,包括趣头条,拼多多等;
- PayPal 案例的启发
- 使用的极致便捷;
- 推荐新用户给予奖励;
- 在客户群中创建对 PayPal 的需求;
- 通过第三方网站 Ebay 模拟需求,将消费者拉入平台;
- Youtube 案例的启发
- 开展比赛,鼓励内容创造者上传视频;
- 允许创建者把他们的视频嵌在平台之外;(允许小程序出现在分享者的网页链接中)
- 找到核心种子用户(乐队),提供一键上传视频功能,给乐队上传视频带来便利;
- 将高级内容创作者提升为伙伴关系,给予他们分成的广告收入;(假设我们提供撮合交易服务,是否有可能吸引第三方,给予收入分成,来提供这个服务);
- 通过视频观看者给视频进行投票,来筛选出高质量的视频;
- Vimeo 案例的启发
- Vimeo 也是类似 Youtube 的视频网站,但由于它起步较晚,面临 Youtube 已经成熟的事实;
- 随着用户数量极大增长, Youtube 的重心转移到消费者一端,着重于提供更好的搜索和匹配体验,对生产端有所忽视;因此,Vimeo 瞄准了这个盲点,通过提供一系列更高质量的视频工具,全力服务内容生产者,从而与 Youtube 形成差异,收获被 Youtube 忽视的特定用户群体,从而获得一席之地;(总结: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位,有助于构建自己的定位,从而占据未被触及的市场)
- 避免“先有鸡与先有蛋”的问题,核心:基于现有管道或产品,打造一项平台业务;
- 顺风车策略:自己先做一个非平台的成功业务,然后基于这个业务,扩展出平台业务;例如:
- 亚马逊一开始只做自营,当吸引足够的消费者后,再开放给第三方商家;
- 傍大款策略:先找到一个现成的成功业务,然后借助它的数据,提供自己的服务。当过了临界点后,开启网络效应;例如:
- Youtube 一开始从为 Myspace 平台的用户提供视频制作工具切入;
- Justdial 和 Craglist 从现有的电话黄页和手工匹配需求切入;
- Adobe 为税务局的文件表格提供免费的电子版下载;
- 播种策略:先创造(或伪造)一定数量的价值单元,吸引到一定数量的种子用户,然后再吸引想与种子用户互动的用户上来;例如:
- 约会网站制造虚假的人人资料和对话模拟最初的邂逅;
- PayPal 虚拟买家购买产品和卖家出售产品;
- 谷歌悬赏500万美元给开发者开发基于安卓平台的APP;
- Quora 和知乎网站一开始的自问自答;
- 精英策略:提供奖励以吸引少量至关重要的用户先加入平台,再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传播自己;
- 微博的大V邀请;
- 游戏机设备厂商与游戏开发商EA的战略合作;
- 单边策略:针对单边的用户,提供一个好用的工具,吸引用户使用;当积累足够多的用户后,再开放给另一边的用户,形成平台;
- OpenTable 订餐平台:一开始先给餐厅做一个免费的座位管理软件,等足够多的餐厅使用后,再开放餐厅预订服务;
- 印度 redBus 也给公交公司提供存量座位管理系统,等公交公司开始使用后,再向消费者开放该平台;
- 德国 Mercateo,通过赋予生产商最终报价权,刺激生产商邀请其客户上来使用;
- 爆点策略:通过在某一群体性事件中,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吸引力的功能,引发人们的爆炸性使用和关注;例如:
- Twitter 在音乐节中,将人们的推文实时推送显示在大屏幕上,使得某个空间内的人们的互动更加高效,从而引发人们争相使用;
- 微型市场策略:瞄准一个具备高互动可能性的微型封闭群体,切入并建立连接后,再逐步蔓延至其他微型封闭群体,最后以点带面;例如:
- Facebook 初期从单个校园开始切入,然后通过校友蔓延至其他校园,最后以点带面,扩张到整个市场;
- 顺风车策略:自己先做一个非平台的成功业务,然后基于这个业务,扩展出平台业务;例如:
- 病毒式增长
- 四要素:发送者、价值单元、外部网络、接收者;
- 发送者:他们传播的不是平台,而是传播自己的创作,传播自己创造的价值单元以获得社会反馈;这会为他们带来精神上(乐趣、名誉、成就感)和物质上(金钱、财富)的奖励;
平台革命
https://ccw1078.github.io/2018/05/05/平台革命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