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总统制

  1. 创造总统制
    1. 开国总统
      1. 华盛顿的威望和魅力,让人们在设计行政时,增加了信心,授予了总统更多的权力,最后将总统制设计成独立于国会的机构,促进于分权政府的发展;
    2. 创制伊始
      1. 历史
        1. 1781年创建过一次松散的中央政府(首次建国),制定过一份《邦联条例》,在实际运作过程中,发现缺陷太多,未达到预期的作用;
        2. 最初的草案是由国会选出中央政府,但最后的方案改为由独立选举产生中央政府;因为由国会选举总统的话,导致行政机构无法真正独立于立法机构;
        3. 代表们分成了四个委员会,分别是全体委员会、细则委员会、未决事务委员会、文本委员会;每个委员会职责不同
          1. 其中的未决事务委员会特别有意思;专门负责有创意的处理前面的细则委员会搞不定的问题;
      2. 遴选机制
        1. 关于是否独立选举行政机构,分为两派,二者分歧很大,;
        2. 最终妥协的方案是发明了智慧的选举人团制度(不过这个制度在今天已不再合时宜,弊端越来越大);
      3. 一个还是多个
        1. 由于《邦联条件》失败在先,多数代表反对多位行政长官;
        2. 辩论后,6月4号首次投票即以7比3表决通过单一行政首长的方案;
      4. 任期和续任
        1. 辩论后投票通过定为四年,但没有就连任次数做出规定;
        2. 华盛顿拒绝出任第三任,为后续定了惯例;直到1940年被富兰克林罗期福打破,他做了三任,之后他在第四任上去世;
        3. 随后在1951年,两个任期的限制写入了宪法;
      5. 职位解除
        1. 弹劾:叛国、贿赂或其他重罪或轻罪
        2. 弹劾由两院发起;众议院负责发起弹劾工作,参议院负责审判,由大法官主持,需要三分之二数票通过,目的是为了避免受党派偏见影响;
      6. 分配和界定权力
        1. 宪法的权力规定顺序为:国会、总统、司法,遵循了从法律的制定,到执行,再到审查的一般过程;
        2. 因此,无须详细规定总统的每一项权力,因为他的权力来源于前面的立法;这个机制非常具有拓展性;
        3. 没有立法的事项,则无权力;
      7. 人事任命
        1. 总统有提名的权力,在获得参议院同意的前提下,任命合众国的官员;
      8. 军事
        1. 总统为陆海军总司令,拥有指挥权;国会则有宣布战争的权力;
        2. 国会拥有将低阶官员的任命权授予他人的权力;
      9. 缔结条约
        1. 总统拥有在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下,缔结条约的权力;
      10. 立法角色
        1. 对于两院通过的法案,总统具有否决权;但是,两院在达到三分之二票数后,也有反否决权;
        2. 总统可以整合行政官员的建议,形成提案,提交到两院进行审批;
        3. 总统有不定时汇报国家情况的义务;后来发展成现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;
    3. 结论
      1. 将行政机构彻底的独立了起来,形成一个分支,首创了分权机制;
      2. 虽然行政机构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,但其力量和效力需要基于其他分支的协调方能够实现,即通过分立达到联合的理念实质;
      3. 开国元勋当时的目标并非为了创建总统制政府,而是为了实现有效的政府;只是这个目标的实现,刚好采用了总统制的方式;
  2. 总统制就位
    1. 国会总统制
      1. 最早的方案;行政不独立,依附于国会;
      2. 虽然最终没有使用这个方案,但它也给早期的几位总统传递一种信号,即国会对行政首长权力的警惕性;
    2. 分权总统制
      1. 分权的机制让国会和总统之间互相羁绊和制衡,需要互相磋商才能完成权力的使用;
      2. 宪法就总统权力界定的模糊,意味着总统需要在权力网络中不断定位和调整自己;
    3. 长久的考验
      1. 官员不可避免的分成两类群体, 一类是短期停留的,一类是长期任职的,例如终身任职的法官、文官和技术官员,后者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;稳定群体的增长,也体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能力走向成熟的要求和标志;
      2. 第一任总统对后世影响深远,因为将由他来界定纸面上的宪法条款,如何在现实中进行落地;华盛顿和亚当斯对此非常谨慎,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;
      3. 早期总统在如何应对并管理全国事务方面,其面对的挑战很大;但随着时间推移,经验的不断积累,尤其是在二战之后,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;现在白宫有各种各样的几百名助理,协助和支持总统对外和其他权力机构进行联络,他们相当于总统的触手;
    4. 适应环境
      1. 铁打的政府,流水的领导权;每任总统都需要面对所有前任以及国会制定和通过的政策;
      2. 前任政策、对外战争、经济危机、财务赤字等,这些都将成为新任职者必须面对的挑战;
    5. 前任的影响
      1. 以多大的优势获得大选,反映着民众对变化的追求的热切程度;
      2. 差额越大,总统越可以有信心开创大胆的改革;
      3. 差额越小,则总统需要小心的维持和平衡各方的不同利益;
    6. 结论
      1. 每任新总统,都需要就如何就职做出审慎的判断;这是一项棘手的任务,其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外在因素;
  3. 选举总统
    1. 不断演变的体系
      1. 由于存在大量的问题,在早期难以提前想到,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问题开始涌现,对这些问题的解答,使得体系开始不断进行演变;
    2. 国会党团会议
      1. 由具有相似思想的众议员和参议员组成;目的在于提名总统候选人;
      2. 1824年,由于候选人未获得过半数票,因此转移到众议院进行一州一票的选举;由于第4名的退出并转而支持第2名,从而使用第2名超越第1名最终获胜,之后第2名任命了第4名做为副总统;这次的选举非常有争议,同时也触发了对选举机制的改革议题,结束了国会党团会议的提名方式;
    3. 政党全国代表大会
      1. 1824年的选举标志着开国元勋一代的结束;民众并不支持国会议员控制他们对总统的选择权;
      2. 各政党开始召开自己的代表开会,进行候选人的提名;
      3. 民主党规定候选人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票数,因此有一半的概率要进行多轮投票,直至1936年该规则废除;之后至今,只发生过一次多轮投票;
      4. 共和党自始自终使用简单多数的规则,但也有一半的概率出现了多轮投票;不过与民主党的区别在于其轮数要少得多;
      5. 当全国代表大会不再有悬念后,它失去了对公众的吸引力,主要作用变成团结全党,展开全面的竞选工作;
    4. 总统初选
      1. 总统初选制度的完善,是全国代表大会失去悬念的主要原因;
      2. 从最初国会党团会议,到全国代表大会,到初选制度普及,其背后本质在于,随着选民群体的扩大,整体趋势不断往选民要求更多自主权力的方向发展;
    5. 政党:赢得选举
      1. 宪政体系的设计(联邦制、三权分立、选举分离、制衡原则、两院制、不同任期、选举人团等),决定了政党的生存环境,以及最终可能呈现的形态,包括无意识形态、利益驱动、以选举为基础等特质的松散组织;党员身份主要出于自我认同;
      2. 政党的目的在于赢得三大选举(众议院、参议院和总统);共和党倾向保守,代表商业利益;民主党倾向自由,代表劳工利益;
      3. 任期的分割使得每2年所有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会被重新选举,这间接导致了地方利益经常会超越党派忠诚;
    6. 持续的检验
      1. 民意调查工具成本降低,国会微弱优势的常态化,使得总统需要借助于更多来自公众的评估,来提高其在国会中的影响力;
    7. 谁是赢家?
      1. 大部分情况下,绝大多数总统都是以微弱的优势胜出;即使如此,他们在入选白宫的时候,也面临着两院或者至少一院由反对党控制的局面;
      2. 当选总统只是得到了职位和体制地位,仅是施展权力的第一步,在入主白宫后,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地位,以便获得足够的政治资源进行统治;
    8. 以其他方式成为总统
      1. 如果现任总统去世,或者离职,副总统将自动被任命为新总统;但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天换地的行为,毕竟得力团队的组建需要时间;
  4. 担任与连任总统职位
    1. 顶层位移
      1.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,政治分赃制非常普遍;对党人的任命,深入到各个部门和机构中;
      2. 随着《彭德尔顿法》的通过,建立了职业的公务员机构,从而将人事任命限制在了高层领导的职位上;
      3. 在总统任命的主要政策职位和私人幕僚中,多元化的人事任命,包括保持政党、种族、性别的多样性,越来越成为主流的做法;
        1. 原因:内阁多样性成为了评价总统人事任命能力的一个标准;
    2. 从竞选到治理
      1. 竞选和治理很不同,前者强调竞争,后者强调合作;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关联;
      2. 竞选提供了政策的重点,让竞选者为治理做好了一些热身的准备;
      3. 治理也会反过来影响竞选,因为很多问题会在治理的过程中浮现出来,从而成为了竞选的议题;
    3. 启动:过渡期
      1. 一般有十个星期的时间来组织和准备其直属机构,包括设置政策重点,进行人事任命等;其中人事任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;
      2. 过渡期很有挑战性
        1. 大多数人事任命会得到有效执行;
        2. 被提名人需要在通过联邦调查局的背景调查;提交详细的财务公开表格,由参议院进行审查,接受听证会的质询,由媒体和利益集团密切监督;
        3. 任命需要考虑对方党派反对的可能性,尽可能达成一致意见;
    4. 人员流动:重塑总统制
      1. 各直属机构的人事任命完成后,新团队就位,但由于团队是新组建的,以前没有配合过,一开始难以有效配合,形成合力,需要时间磨合;
      2. 一般来说,任职人员会对现存政策表现更多的忠诚,而非总统的改革议程;
      3. 为总统服务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,流动率挺高;原因:工作要求苛刻,各种批评不可避免,收入却很低;
        1. 这个现象从克林顿之后开始有所改善;
    5. 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
      1. 第一任期有很大的压力需要满足各路人马的期望;第二任期由于这些压力已经减轻,所以一般拥有比较大的弹性;
    6. 结论
      1. 总统制是一个动态的机制,它不断被重新塑造和调整;
      2. 由于分权原则,使得总统制的动态调整,能够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,不会引起剧烈的变化;
      3. 整体来说,总统制经历的各种变化,都反映了社会、经济和技术的变迁;
  5. 衔接并领导政府
    1. 政府规模
      1. 文职机构
        1. 15个内阁部门
        2. 59个独立机构和公司
        3. 51个各种委员会和理事会
        4. 4个准官方机构和多边或双边组织;
      2. 军队机构(即国防部)
        1. 3 个部门,每个军种对应一个部门
        2. 16个部局
        3. 若干作战部和野外行动部门;
      3. 联邦雇员:文职约267万人;军队约105万人;
      4. 收支:2004年的数字
        1. 收入约18000亿美元,支出约23000亿,赤字5000亿;
        2. 支出占GDP比重为20%;
        3. 联邦总负债为75000亿,债务与GDP占比为65%;
    2. 与谁衔接?
      1. 内阁各部及主要机构
        1. 总统有权任命各行政部门、行政官员和主管;
      2. 独立委员会
        1. 国会设置的多个政策领域的委员会,这些议题被认为不宜受党派之争的影响,例如证券、银行业、利率、贸易、航运、通讯和劳工关系等
        2. 其中最主要的是联邦储备体系,即美联储;
        3. 总统可以任命委员会主席,但不能免除其他职务,主席的任期超过总统的任期;
        4. 为了兼顾两党平衡,任何一党的成员优势不能超过1人;
        5. 虽然总统可以通过人事任命来影响政策,但委员会独立性的威胁,更多来自其对自身主管产业的特殊照顾将引起的后果;
      3. 其他分支
        1. 总统可以提名任命联邦法官,参议院可以“建议和同意”任命;
        2. 但法官是终身任职制,除了出现空缺,不然总统不一定有机会提名和任命;
        3. 每个政党都想在国会中控制更多的席位,因此政党领袖需要总统提供支持;反过来,总统的提案也需要获得国会本党成员的支持;
      4. 媒体
        1. 媒体认为自己有义务告诉民众总统的所作所为;
        2. 媒体和总统之间是相互需要,又相互对抗的关系;
      5. 其他政府
        1. 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会接受使用联邦的资金;2003年,给地方政府的拨款金额达到4000亿美元;大约占政府总支出的三分之一;
        2. 拨款约有八成用于医疗补助、收入保障、交通运输和教育方面;
        3. 由于地方与联邦有密切的资金关系,如果总统想做出改革,则大概率会遇到地方民众和家庭的抵制;
        4. 国务院是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机构;总统有权任命大使;使馆的多数人员为驻外事务处的员工;
        5. 国务院通过旗下的国际事务局来维持与国际组织的关系;
      6. 小结
        1. 总统通过人事任命来施加影响;但是各机构都有一些常任官僚;被任务的官员与常任官僚中的卖家不可避免存在紧张关系;
        2. 总统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专家的经验来推行自己的施政方案;
    3. 是否胜任
      1. 总统办事机构下属多个委员会和办公室,辅助总统进行管理,一些单位主要提供咨询服务,一些单位负责协调主要的政策决定;
      2. 办事机构中,最重要的是行政管理和预算局,其职责包括:准备和管理预算、评估政府表现、提出改革提案、批准立法提案;
    4. 核心圈子
      1. 白宫办公厅是白宫助手的核心圈子;该圈子由深受总统信任的各种幕僚组成,其中许多人都是跟随总统到华盛顿就职的;
      2. 他们一般会站在总统利益的角度,关注形势,考虑问题,为总统提供信息和建议;
    5. 副总统
      1. 在就职前,副总统即已经被总统选定;总统一般出于帮忙获胜的角度来选择搭档;
      2. 近年来,总统和副总统的工作关系变得亲密和富有成效;原因:总统开始挑选能够弥补自身弱点的搭档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;
    6. 总统分支
      1. 做为总统幕僚的白宫办公厅,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政分支;有时他们会与总统任命的内阁和正式机构中的官僚带来冲突和干扰;
      2. 总统的挑战:确保幕僚为自己服务,避免幕僚变成公众人物、防止信息泄露、维持忠诚度、避免懈怠等、
      3. 这个分支在工作时间和职务内容上,经常容易变得没有限制,因为总统对他们的期待经常很大;
    7. 小结
      1. 当总统就任后,随着时间推移,其团队对工作越来越上手的时候,寻求连任的时间开始到来,部分人员需要开始分配时间竞选;一切又将被打乱;
      2. 衔接和领导政府,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动态过程;
  6. 工作中的总统:制定法律与推进政策
    1. 与国会共事
      1. 总统指定议事日程并提议应该完成的事项,国会在根据设议程进行的立法活动中,代表选区的利益;官僚机构执行由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;法院裁定对法律的挑战和法律的执行;
      2. 每任总统由于不同的过往经历,在担任总统的时候,对自身的职责有不同的理解,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,他们会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定位在不同的方向上;有些着眼未来,有些注重外交,有些追求正确,有些擅长妥协;在不同定位之下,总统与国会就会呈现不同的关系,有些是密切合作式的,有些则并不关心;
    2. 权力类型与权力环境
      1. 政策内容
        1. 主要有两大类议题:国内议题和对外议题;前者是国会关心的重点,后者则总统有大得多的自由裁量权;
        2. 各种议题大类下,国会和行政机构中,都存在一个组织机构,这些机构会关照会政策影响的委托人,委托人则会游说国会和政府,让双方支持自己的观点;
        3. 当不同政党控制着政府的不同分支时,并不必然导致政府瘫痪;通过的法律数目也没有明显区别;但会给总统的议程主导性带来影响;分裂时,总统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争取反对党的支持;
        4. 在对外和国内安全政策方面,总统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;国会初期并不会干涉总统的决策,但如果总统的决策在后续带来了消极的后果,则会导致国会发起对总统裁量权的限制;
      2. 政策类型
        1. 多数决策可以分为四大类型:新倡议、现有项目的渐进式调整、已入册项目的重要改革、危机反应;
        2. 新倡议最有可能来自于行政机构,并于就任时提出;相比过去,新倡议通过的难度非常大,原因:已入册项目的高成本,使得新倡议没有空间;因此新倡议需要包括新型的资金筹措方案,或者消减其他开支的提议;
        3. 渐过式调整是主要特征;原因:一旦项目入册,它便像是一个生命体一样,会开始自动生长;遏制支出的唯一有效途径是改变受理资格,但此类型提议风险很大,有可能引发政治风暴;
        4. 当出现一些重大的外界变化时,总统偶尔也会冒险对现在项目提出重要改革;在社会保障、移民、福利等领域提出改革,有非常大的政治风险;
        5. 危机反应:总统做为行政机构首长,在危机发生时,不可避免要承受人们的全部期待;人们会评价总统的应对是否有效;
      3. 政策过程
        1. 问题界定:总统处于引导民众对某个议题进行关注的有利位置;
        2. 议程设定:当本党在国会中占多数时,总统有议程设定的主导权;反之则需要跟反对党进行磋商;
        3. 形成备选方案:议题一般缺乏详细的规划,其落地需要依赖于行政官僚中的专家;因此,一般由总统先利用专家,提出着手点;但总统很少寄望于国会能全部批准他们的备选方案;
        4. 项目合法化:备选方案得到批准的过程,即立法;一般在批准前,需要两院多方反复磋商和妥协,时间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;
        5. 政策执行:
          1. 国会通过法案后,部分指令可能不够明晰,此时州和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;新的大规模项目经常需要数年才能得到有效执行;
          2. 应对大型灾难,不分情形的总统问责制(原因:将责任归给最适合于作出变革的官员)
        6. 政策评估:各个分支都会参与其中,包括:负责项目执行的行政机构、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、白宫幕僚、总统设立的专门调查委员会、国会委员会、法院、传媒、游说团队、智库、公共兴趣或监督团队等;
      4. 政策协调
        1. 预算过程
          1. 行政机构流程
            1. 筹备:3月-2月,历时近年;总统、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、各行政机构之间不断的改进和磋商;
            2. 提交:1-2月,备妥预算咨文,并提交到国会;
            3. 更新:7月,总统提供中期审查意见;
          2. 国会流程
            1. 筹备:1-4月,对当前预算和总统预算的审议和分类过程;
            2. 决议:4月,通过预算决议;
            3. 协调:6-9月,作出调整以满足预算目标的程序;
          3. 官僚机构阶段
            1. 执行:10月-9月;各机构执行由国会授权与拨款的项目;
        2. 由于总统在预算筹备阶段的优势,以及拥有否决权,使得其在与国会的预算抗争方面,胜多败少;
    3. 战后时期的结果
      1. 不同总统在任期时期,可能遇到的危机是不一样的,但危机不可选择;危机时期任职的总统通过获得的评价较高;但差别并不一定在于总统自身的素质差异,更多是时势;
    4. 结论
      1. 政府自身具有一种动力,它并依赖于白宫中的主人是谁;在职总统协助和维持这种动力,加速一般变化,并回应意外的事件;
      2. 总统工作最为显著的需求是灵敏性和适应性;因为分权政府的本质,使得总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;
      3. 以危机形式出现的事件,会原分权体系搁浅,总统的工作便有了最大的历史影响;这些事件最终会成为领导权的试金石;
  7. 改革、转变和展望未来
    1. 改革与改变
      1. 从总统制的创立至今,经历了从个人总统到专业机构的演变;这种演变并非来自于法律的规定,而是来自于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进行响应的结果;
      2. 改革是程序性的,但是程序的变化,并不一定保证产生想要的结果;不管最终发生哪种结果,带来的即是改变;
      3. 缔造者们最初的设计的非凡之处在于,当新问题出现时,整个体制拥有持续不断的延伸、转变和适应的能力;
    2. 优良改革及其成效
      1. 宪法修正案
        1. 宪法修正需要国会和州两个层面上的绝对多数通过才行;所以它一般不经常发生;
        2. 副总统另选、就职时间提前、选举权扩大、两届任期限制等,都直接影响了总统制;
      2. 法规
        1. 大多数改革和对改变的适应,都是通过一般的立法过程来实现的;立法内容一般有两类,一类是政策性主题(如农业、福利、医疗保健等),另一类是增加或约束总统的权力(多数为增加,以适应不断复杂化的外部世界);
        2. 通过立法进行改革带来的三点影响
          1. 政府能够回应首都之外的事态变化;
          2. 行政机构不断扩张;
          3. 国会未能跟上行政机构的步伐;
          4. 开弓难有回头箭;
      3. 最高法院的裁决
        1. 大法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是改革者,但是他们具有巩固、明晰或者阻挠总统权力和国会立法的效果;
        2. 给总统的教训
          1. 尽量依靠分权原则;除非刻不容缓,避免单独行动;
          2. 涉及个人问题时,主张权力应慎之又慎,因为只有法院才能宣称什么是法律;
      4. 习俗惯例与民众期待
        1. 传媒的进步(民众能够更多的了解总统的工作)、前任的影响、全球化的趋势等,都影响了人们对总统的期待;
    3. 展望未来:新现实
      1. 政治形势
        1. 从92年至今,微弱优势成为主流;因此,更多的沟通和妥协变成了必要;
      2. 政策议题
        1. 突发的重大事件(例如战争、反恐等)会打乱原来的议程;但在一般的情形中,国内议程主要源自政府已经从事的工作;
        2. 未来为新生事物寻找空间或者扼杀在存项目的难度,将会越来越大;
      3. 行政局面
        1. 支出不断增加,收入难以跟上步伐,导致债务赤字日益攀升;
        2. 总统是债务的管理者,其权力被各种因素围困;
    4. 结论
      1. 总统制并不是美国政府的全部,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;在分权体系中,有效行驶总统权力的前提是承认其他分支的合法功能;
      2. 总统权力的全面实现依赖于其影响力,而不是其法定权力;

美国总统制
https://ccw1078.github.io/2019/06/14/美国总统制/
作者
ccw
发布于
2019年6月14日
许可协议